 |
關心12歲以下兒童用藥安全及潛在危險,您一定要知道。 |
※ 適用感冒、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鼻塞、拉肚子、便秘等一般疾病。 |
|
|
 |
※ 指用於改善感冒、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鼻塞、拉肚子、便秘等一般疾病的藥物。 |
|
 |
 |
不合格的兒童用藥 這是台灣普遍存在的現況
 |
兒童專用藥
先進國家普遍使用,台灣部分
醫療院所有提供 |
類 型 |
問 題 |
特 色 |
- 使用大人的藥丸錠劑,磨成粉給小朋友吃。
- 錠劑剝半。
- 藥水分裝,無完整標示說明。
|
- 很苦、有怪味,不易餵食,反造成病兒嘔吐。
- 不易掌握吃進的藥量。
- 磨粉藥品易變質。
- 藥物在磨粉器裡相互污染。
- 無法從外觀再次確認個別藥品的種類及量等訊息。
|
- 依小朋友需求,選擇合適劑型。如液劑、糖漿、顆粒、咀嚼錠等。
- 附專用的量具、餵藥器。
- 不苦、好餵食。
- 劑量好掌握。
- 標示完整、清楚,可一再確認藥品正確性及安全性。
|
|
|
註:依據醫改會96年底調查,治療兒童常見病症,並有健保給付的兒童專用藥至少有107種,可滿足8成小兒常用藥的需求。不論醫院或診所都可依病童需要提供,並核實向健保局申報費用。 |
|
根據醫改會96年4月兒童用藥調查: |
1. 近7成的家長不知道有專為小孩設計的兒童專用藥劑; |
2. 高達6成2的家長擔心,小孩吃藥有藥量過重或不足的問題; |
3. 近5成5的家長反應,小孩的藥袋沒有註明副作用。 |
|
|
 |
 |
藥量不多也不少 |
|
要領一: |
給小朋友的藥量,是依據體重、年齡、身高等來計算。 |
|
我可以: |
主動告知醫師小朋友的年齡、體重、身高等資訊。 |
|
要領二: |
精確好用的量具、餵藥器 |
|
我可以: |
〈一〉 |
不管使用滴管、量杯、湯匙或口服灌注筒等,都要確認量具、餵藥器、藥水瓶上的藥量刻度,並正確量取,小朋友才能吃進適當的藥量。 |
〈二〉 |
優良的兒童藥品量具,常是用小朋友的體重、年齡來設計。 |
|
|
|
|
 |
好吞服、免吃苦 |
|
為了避免孩子哭鬧嗆吐,您應選擇適合小朋友吃的藥劑。 |
|
要領一: |
優先選用液劑、糖漿、懸浮劑等喝的藥品。 |
|
要領二: |
另有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固體藥品。像是可溶於口的口含錠、顆粒狀的粉劑、容易咬碎的咀嚼錠等。其共同特色是不苦,容易吞服。 |
|
我可以: |
主動向醫師、藥師說明孩子吃藥的需求,希望優先提供此類藥品。 |
|
|
|
 |
藥袋核對最重要 |
|
要領:拿單領藥多重核對 |
|
我可以: |
〈一〉 |
拿處方箋及領藥時,核對藥單、藥袋上的姓名、年齡、體重、性別、藥物種類及數量、用法用量等,是否正確無誤。 |
〈二〉 |
不用標示不清的磨粉藥、分裝藥水。 |
|
|
|
 |
|
|
 |
1. |
平常時,先上醫改會網站或電詢醫療院所,找家提供專用藥的院所。 |
|
|
|
|
2. |
就醫前,記錄小朋友病徵(如食欲、活動力,大便顏色等)在兒童手冊或健康筆記本。並上網了解有哪些適合的兒童專用藥。 |
|
|
|
|
3. |
就診時,勇敢開口請醫師開給兒童專用藥。 |
|
|
4. |
領藥時,向藥師確認給的是否是兒童專用藥。 |
|
|
5. |
回家後,如果拿的是磨粉藥,可上健保網站查有哪些可替代的兒童專用藥,並於下次建議醫師更換,或建議醫院採購使用。
|
|
|
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