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改會:1 年約 1.8 萬人 醫療過失受害
公視 2012/10/31 記者賴淑敏、徐啟峰/報導
(感謝公視授權本會轉載新聞)
醫療糾紛案件頻頻傳出,根據醫改會推估,台灣一年至少有 1 萬 8 千多件醫糾申訴案件,因此醫改會建議政府,應及早時推出醫療糾紛預防、關懷及處理機制,讓醫病雙方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民國 82 年,高先生的母親 72 歲,因為腦中風送急診,當時剛好碰到三天連續假期,輪值的住院醫師就幫他母親注射降血壓藥,結果造成顱內大出血,雖然後來轉院治療,仍不幸往生,家屬懷疑輪值的醫師處置不當,提起訴訟求償,但官司纏訟將近二十年,仍判決家屬敗訴。
==醫糾受害者家屬 高鴻華==
鑑定報告最後講說
符合醫療事實 符合醫療常規
那你符合醫療常規的話
這個就告不成
其實類似這樣的醫療糾紛案件層出不窮,根據醫改會推估,台灣一年至少有 1 萬 8 千名醫療過失受害者,但卻缺乏完善的醫糾處理機制,例如病患向醫院申請完整病歷時,處處被刁難;醫院協商時出現不友善態度;民眾缺乏訴訟外的醫療諮詢與鑑定管道;以及醫病之間、專業資訊不對等。
==醫改會執行長 劉淑瓊==
某些醫院它們會用
一拖 二騙 三要脅
它們會拖 用各種理由去拖
然後最好是拖過六個月的追訴
醫改會批評政府,不該貿然推動修改醫療法第 82 條,讓醫療糾紛去刑責化,這樣只會讓醫病關係更對立,也無助解決醫界五大皆空問題,因此建議應及時推出醫療糾紛預防、關懷及處理機制,讓醫病雙方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點看影片
|